身體力行就會發財

給自己時間,讓好的觀念在生活及理財上發酵,而非寄望會因此迅速發財,才是比較實際的期望。

我常勸大家,投資要有效率,就必須做理財規畫,但是認真做理財計畫的人並不多,最主要的障礙是不夠理解報酬率與現值的意義,而且也不願意學習。不少人只要見到公式或數據就「沒法度」了,也因此完全失去了學習的動機,但是投資要有成果就必須克服心裡的障礙,勇於接受新知。

不要害怕數字

報酬率有許多計算的方式,每一個人的習慣用法不盡相同,有些人很直覺的以賣價減掉買價所得到的價差做為獲利的參考,譬如以100元買入股票,110元賣出,每股就賺了10塊錢,這可能是大家最常用的報酬計算方法。有些人的計算方法稍微複雜些,會將價差再除以原來的買價,得到報酬率,例如將10元除以100元,報酬率為10%。

如果更精細的將股票持有期間的配息算入,例如除了價差10元之外,又曾配息2元,報酬率就是12%﹝(10+2)/100﹞;如果有配股,也應將其記入,例如配股1元,那麼實際報酬率即為23%﹝(1.1110-100+2)/100﹞,這是種較正確的報酬率計算方法。

如果持有期間為1年,23%即為年報酬率,如果只持有半年就賣掉股票,那麼23%就是你的半年報酬率,我們可以再將報酬率乘以2,得到「年化」的報酬率為46%,也就是假設如果再繼續投資半年,會再得到23%報酬率的意思。如果持有期間為2年,第一年的報酬率為23%,第二年的報酬率為7%,將2年的報酬率相加再除以2,得到每年的平均報酬率為15%;投資許多年所計算出的平均報酬率,可以做為對於未來報酬率的預期。

如果計畫投資1年,預計1年之後股價會是110元,因為現在的股價是100元,所以如果期望成真,報酬率會是10%;你可以換個角度去想,現在買股票,如果報酬率真的是10%,一年後股價就會變成110元﹝100×(1+10%)﹞,這個叫做投資的未來值。但是期望也可能落空,未來值不見得就會是110元,所以投資有風險。

如果覺得這支股票的風險很高,現在以100元買並不值得,你心裡的意思其實是希望預計的報酬率要高些才值得投資,假設希望的報酬率是20%,就可以將110元除以1+20%,算出來的是你覺得現在股票應有的合理價格為92元,這個合理價格就叫做未來股價110元的現值。

如果覺得現在的股價合理,而且所預期的未來股價可以接受,用這兩個股價計算出來的報酬率有一個特殊的名字--內部報酬率,也就是你投資的預期報酬率。

你可以利用理財軟體計算,達成理財目標所需要的內部報酬率,再以簡單的方式說明報酬率及現值的觀念後,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你不會再懼怕數字,而能開始做理財計畫。

很多人做理財規畫時,都會參考理財書籍,而坊間的理財書籍更是琳瑯滿目,大部分都是教人如何致富的,但是徵諸這世上還是有錢人少,沒錢人多,因為看了理財書而發財的應屬少數,或許你會想問一個問題:「讀理財書籍是不是有用?」

記得在甫獲博士學位剛出道時,覺得投資學既然是一門有用的學問,只要認真學習,投資人就能操作獲利,但是回台灣後發現不僅散戶沒有獲利,甚至許多優秀研究生畢業後也鎩羽而歸。所以,讀理財書籍甚至修習投資學是否有用,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問題。這個問題與另一個層次更高的問題:「讀書是不是有用?」是類似的。

小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,讀書的目的在獲得知識、增廣見聞、改變氣質、增進生活,並獲得一技之長,但是老師好像沒有說過,只要讀了書後,知識就已足夠、不需再增廣見聞、氣質已達化境、生活必定美滿,或者工作一定無往不利。可是有許多人在買理財書時,所抱持的心態卻是希望讀了書之後,能找到致富的法門,很快的就能發財。所以坊間書籍為了吸引讀者,會以種種迅速致富的聳動標題引人注意。

其實所有的理財書籍都與在學校中所讀的書是一樣的,需要經年累月的蓄積才會有學習的效果,而且要身體力行在生活或事業上才會開花結果。譬如在大學中主修財務金融的學生,需要多年的養成教育才能在企業中從事公司理財,或者在金融業中擔任資產管理的投資工作,但是儘管每個學生的學習材料是一樣的,他們的成就卻會不同。

所以個人的成就大小因其閱讀的書所產生的效果,會因人而異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n01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