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趙自強新作 給孩子正向思考的力量

 
趙自強親自編寫劇本,期盼成為孩子們生命中的水蜜桃阿嬤。

 
 
  
  每個人都要面對死亡,那活著的意義是什麼? 如果兒童劇團新作「神啊!再給我多一點時間!」 闡述一個有關勇氣與愛, 以及如何面對生命挫折與死亡的故事。
 
丁先生是個平凡的上班族,不抽煙、不喝酒,安分顧家,卻在某天發現自己罹患癌症,剩三個月可活。為了心愛的家人,他企圖用醫生發明的「壽命轉移器」,跟想死的大學生交換剩餘壽命,最後才發現,科學跟醫學都無法解決他的難題,唯有家庭跟愛,讓他瞭解生命的真諦。

這是「神啊!再給我多一點時間!」(以下簡稱「神」劇)生命教育兒童劇的故事主軸,也是《商業周刊》「一個台灣‧兩個世界」系列報導,首度與兒童劇結合,十一月七日在台北市政府親子劇場首演。

該劇為今年「一個台灣‧兩個世界」主角「水蜜桃阿嬤」的精神延伸,講的是活著與愛的故事,由如果兒童劇團擔綱演出。

此外,公共電視將製作「神」劇DVD,在城邦基金會點亮孩子的未來計畫中,這份DVD與《水蜜桃阿嬤》繪本、「水蜜桃阿嬤」紀實片共同列為生命教育的教材,第一階段將以基隆市、南投縣、花蓮縣、嘉義市與台南市等全國自殺率前五名的地區小學為目標,每班分送一套教材。

被愛還要同理才懂愛 讓孩子意識生命正面拉力

「生之意義的秘訣就是愛,就像每個人心中都有個水蜜桃阿嬤,」丁先生就是水蜜桃阿嬤,如果兒童劇團團長趙自強接著說。

「既然死亡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事,那麼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呢?」他說,生命教育,應該告訴孩子如何活出精彩人生,對未來有所期待。

原本「神」劇劇本寫作另有其人,但今年七月,報紙刊登一名就讀於清華大學的碩士生,畢業前夕考上台大博士班,卻擔心趕不出碩士論文,畢不了業,於是燒炭自殺的新聞。這則新聞震撼了他,決定親自執筆。

根據衛生署的最新調查,自殺死亡高居台灣第九大死因,民國九十五年的自殺死亡人數達四千四百零六人,是十年前的兩倍,平均每一小時五十九分,就有一個人自殺身亡。自殺防治中心的報告顯示,十五歲到二十四歲青少年族群,自殺是第二大死因。

「我們社會只有考試教育,沒有生命教育,」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講師、如果兒童劇團創作暨教學總監徐琬瑩說,「現在小孩子生活只有讀書,只知道考試的正確答案,遇到挫折時,頭腦不會轉彎,抗壓性幾乎等於零。」越是這樣的孩子,越容易自我中心,看不到周遭人付出的關愛,也不懂得在低潮時尋求協助。

站在自殺死亡的懸崖邊,每個生命都面對兩股力量的拉扯。

一邊,是負面思考的力量,放大我們所面對的挫折、壓力與缺憾,將人推入憂鬱的懸崖谷底。另一邊,是正面思考的能量,這些能量來自親朋好友的關愛,可能是一句關心的話、一個擁抱,就讓站在懸崖邊的人們,獲得回頭的勇氣,正面迎向人生的各種挑戰。

一股是將人推向死亡陰影的推力,另一股是將人自陰影中拖曳而出的拉力。但是光有拉力還不夠,被愛的孩子不一定懂得愛,要有同理他人的能力,孩子才會意識到拉力的存在。

「神」劇透過舞台表演,塑造孩子生命中的三種「關鍵拉力」。

白髮老父為自殺兒子搏命 引導孩子體會親子之情

第一股拉力,要將親子之情植入孩子的記憶,成為生命中的關鍵畫面;第二股拉力,要孩子理性思考,比較想死的人與想活的人,凸顯生命真正價值所在;第三股拉力,要用歡樂的歌舞形式,讓孩子感動,自然的接受戲劇傳達的生命理念。

孩子會遭遇挫折,也有需要幫助的時候。「神」劇導演呂曼茵要將親子之情塑造為生命中的關鍵畫面,成為孩子面對低潮時的能量。

舞台飄起冉冉煙霧,偽裝在冰箱以及書櫃裡的壽命轉移器,正將大學生王冠軍的壽命,一點一滴傳送給癌症末期的丁先生,運作結束,儀器的艙門打開,獲得時間的丁先生緩緩走出,另一扇門後,躺著大學畢業考失敗,終於自殺成功的王冠軍。

接下來,一名白髮皤皤的老先生衝進舞台,他是王冠軍的爸爸,搭時光機從三十年後的未來回到現在,老人痛心疾首,手持柺杖,追打發明壽命轉移器的醫生,最後兒子死而復生,老爸爸苦苦哀求自己的孩子要珍惜生命。

為了強調真實感,呂曼茵找了貨真價實的老人來演王冠軍的父親,七十五歲的老人在舞台上為兒子搏命,這一幕將震撼觀者,引導孩子體會親子之情。

趙自強解釋,老父求子的畫面越真實,兒童越能體會老爺爺的傷心,這齣劇不需要告訴孩子死亡多可怕,只要一個老爸爸求兒子的畫面,就要讓孩子意會到,比死亡更駭人的,是不懂得珍惜身邊愛你的人。

這個場景會成為一種符號、一個關鍵的畫面,就像種子一樣,啪!」趙自強用力拍了下手,「在孩子遇到挫折時打開,提醒他們一個人的死亡,會讓身邊的人多麼不捨。」

求生與求死角色對比價值 凸顯輕生者的荒謬自私

塑造關鍵畫面,是孩子對生命的第一個拉力。第二股拉力,則是讓孩子比較想死與不想死的理由,學習了解、接受生命總有缺憾的時刻。

「生命太多不完美了,」在趙自強的筆下,有認為生活很無聊的國中生、將死亡浪漫化的青少女、考試沒考好的大學生,還有一事無成的中年男子,那些人排排站在死亡懸崖邊緣,正是這個社會的自殺浮世繪。站在另一頭的,則是剩下三個月壽命的丁先生,為了孩子跟家庭,拚命活下去。

「神」劇刻意對比求生與求死兩種生命觀,讓兒童去比較兩方想死與不想死的理由,「他們會發現,跟丁先生的愛比起來,這些人放棄生命的理由是自私的、荒謬的,」趙自強說道。

許多家長認為孩子不需要面對死亡,其實,大多兒童最早要面對的,就是寵物之死。 

徐琬瑩以「林旺爺爺說故事」為例,這是一齣大象林旺跟自己告別的劇,當年邁的林旺慢慢走進發光的天堂之門,在舞台彼端消失那一剎那,台下觀眾哭成一團,有的孩子想起死去的寵物,有的孩子想起過世的好友。

透過生命劇,孩子的情緒獲得宣洩,解開長久以來內心的疑問,「他們了解,啊!原來死亡不是終點,只是一段旅程的結束,身體會死,生命的精神卻不會死,」徐琬瑩說。

生命總有缺憾,我們都有需要說再見的時刻,孩子也是,唯有了解生命的不完美,才懂得諒解、接受,孩子看待生命的視野才更寬廣。

歌舞包裝死亡、離別 讓兒童透過感官學會勇氣

「就像是《飄》裡面的郝思嘉,總是說『睡一覺,明天再說』,」趙自強柔聲的說,自殺的研究生只想到了今天的不完美,但沒想到還有明天,趙自強希望「神」劇能給孩子這樣的思考空間。

兒童是感官的生物,特別是影像與音樂,會刺激兒童主動學習,激發想像,成為難以磨滅的記憶。因此,第三股拉力,呂曼茵將以歡樂的歌舞形式,包裝死亡、離別等嚴肅的議題。

當丁先生在醫院發現自己的胸部X光有陰影時,牆上立刻投射出跑馬燈,慢慢秀出X光照片、死神、藥丸、血壓計跟心電圖,病人們群起合唱「陰影」,以俏皮的節奏,唱出死亡對生命的威脅,所有人都希望擁有對抗死亡的勇氣。

中場時,丁先生接二連三與無聊的國中生、追求浪漫的少女、一事無成的中年男子見面後,四個人將合唱「我要活下去」,在輕快的節奏中,主角與三名自殺者對唱,展現求生與求死的價值觀辯證。

結尾前,全體成員合唱主題曲「神啊!再給我多一點時間!」以抒情的旋律,唱出主角珍惜生命的每分每秒,並從家人那獲得勇氣,敢於面對生命的難題:死亡。

「小朋友會自動過濾掉一般的訓誡,但是只要能衝擊到他的感官體驗,他會一輩子都記得這個故事傳達的指令,自然運用到生活當中,」特別是影像跟歌舞,兒童覺得越有趣,故事的寓意越能內化成孩子的價值觀,徐琬瑩說。

三股關鍵拉力,要將親子之情植入兒童的記憶,要凸顯生命真正價值所在,更要以歡樂的歌舞形式,將故事寓意自然融入兒童的心裡。透過生命教育兒童劇,一方面提供親子歡樂互動平台,為彼此的感情增溫;另方面,家長可藉此瞭解孩子對生命的看法,未來孩子有需要時,家長才能及時伸出援手。

「現在孩子的生活目的太多了,才藝班、補習班……,我想用這部劇讓孩子知道,哇!原來人生可以這麼豐富,想讓他們知道,死亡之所以可怕,是因為捨不得,是因為愛,」趙自強說。

每個人心中都有個水蜜桃阿嬤,那是活著的故事、愛的故事、以及如何面對生命挫折的故事,趙自強豐富多變的表情,也是一個水蜜桃阿嬤,就是為孩子堅持到底,永不投降的愛的戰士。

── 文/吳怡萱(本文摘自商業周刊第 1041 期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n01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